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
发布时间:2025-09-25 13:45:09 | 次浏览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场上,十几个孩子正手持花剑,在教练的指导下反复练习着前进后退和击刺动作,剑尖划过空气发出清脆的声响,防护面罩后面是一张张汗涔涔却充满活力的脸庞,这一幕,让站在场边观察的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看到孩子们重新回到剑道上,享受击剑运动带来的快乐,这是我们最大的欣慰。”王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过特殊时期的挑战,青少年体育培训正在稳步恢复,我们看到了家长和孩子们重燃的热情。”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北京市青少年击剑活动自2023年初开始逐步恢复,据王钰介绍,目前全市已有超过80%的击剑俱乐部恢复正常训练,注册青少年击剑学员人数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5%左右。
“恢复速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王钰说,“这说明了家长和孩子们对击剑运动的热爱,击剑不仅是一项体育技能,更是一种教育方式,它培养孩子的纪律性、专注力和决策能力。”
北京市击剑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接受系统击剑训练的青少年约有12000人,相比三年前增长了15%,这一数字的背后,反映了家长教育观念的变化和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的蓬勃发展。
王钰认为,击剑运动对青少年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体育范畴。
“许多家长最初送孩子来学击剑,可能是为了锻炼身体或者掌握一项技能,但他们很快会发现,击剑带来的远不止这些。”王钰说,“击剑培养的是一种综合能力——快速决策的能力、面对压力的心理素质、尊重对手的体育精神。”
10岁的李文博学习击剑已有两年时间,他的母亲告诉记者,孩子在学习击剑后变化明显。“以前他做事容易分心,现在专注力提高了不少,最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如何优雅地面对胜利和失败。”
这种转变正是王钰希望看到的。“击剑是一场‘移动的国际象棋’,需要身体和头脑同时工作,孩子们在比赛中学会战略思考,在训练中培养毅力,在与对手交手中学会尊重。”
尽管训练已经恢复正常,但王钰强调,安全仍然是第一位的。
“我们要求所有俱乐部严格执行卫生管理制度。”王钰介绍说,“包括定期对训练设备和场地进行消毒,保持训练场所通风,建议学员在非实战训练时佩戴口罩等。”
在器材方面,协会要求所有俱乐部定期检查击剑装备,确保防护服、面罩等符合安全标准,教练员需要接受急救培训,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
“安全是击剑运动的基础,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中,孩子们才能真正享受击剑的乐趣。”王钰表示。
疫情期间,许多击剑俱乐部开展了线上教学,这一创新模式在训练恢复正常后仍然被保留下来。
“我们发现线上教学有一些独特的优势。”王钰说,“比如理论讲解、动作分析、战术讨论等,通过线上平台可能效果更好,现在我们鼓励俱乐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训练效率。”
一些俱乐部开发了专门的击剑教学APP,学员可以通过视频回顾自己的训练情况,接收教练的个性化指导,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训练效果,还让那些因为时间或距离原因无法经常到场的学员能够持续学习。
“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利用VR、AR等技术来增强击剑训练体验,这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王钰透露。
赛事是击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以来,北京市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场青少年击剑比赛,包括北京市青少年击剑锦标赛、北京市中小学生击剑比赛等。
“比赛对孩子们来说非常重要。”王钰说,“这是检验训练成果的机会,也是交流学习的平台,我们看到,参加比赛后,孩子们训练的热情明显提高。”
为保障比赛安全顺利进行,协会采取了分时段、分批次的方式进行比赛,控制现场人数,并做好各项防护措施。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都有参赛机会,无论是初学者还是高水平选手。”王钰表示,“比赛不是为了选拔少数精英,而是为了让所有孩子都能体验击剑的乐趣和魅力。”
作为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认为击剑运动的发展需要普及与提高并重。
在普及方面,协会近年来推动了“击剑进校园”活动,目前北京市已有30多所中小学开设了击剑课程或社团活动。“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击剑,了解击剑,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王钰说。
在提高方面,协会注重培养高水平后备人才,北京市击剑青年队已经恢复正常训练,一批有潜力的年轻选手正在为全国青年运动会做准备。
“我们需要在不同层面上推动击剑运动的发展。”王钰表示,“既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要有高水平的竞技人才,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击剑运动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练队伍,北京市共有注册击剑教练员300多名,其中大多数具有专业队经历或体育院校背景。
“教练员不仅要有专业技术,还要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王钰说,“我们定期组织教练员培训,内容包括技术教学、儿童心理学、安全教育等多个方面。”
协会还引入了教练员评级制度,根据教练员的专业水平、教学经验和成果进行等级评定,促进教练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好的教练不仅教技术,还能激发孩子对击剑的热爱,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精神。”王钰强调。
谈到未来,王钰表示北京市击剑协会将继续推动击剑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与发展。
“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击剑进校园’的覆盖范围,让更多学校开设击剑课程。”王钰说,“我们也会完善青少年击剑竞赛体系,为不同水平的孩子提供合适的参赛平台。”
协会还计划推出一系列击剑文化推广活动,包括击剑公开课、家长体验日、击剑名人讲座等,让更多人了解击剑文化内涵。
“击剑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运动。”王钰说,“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孩子能够体验击剑的独特魅力,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
在训练场的角落里,一个小女孩刚刚完成了一组动作练习,她高兴地跑向场边的母亲,脸上洋溢着成就感和快乐,这种简单的快乐,正是王钰和所有击剑工作者努力的价值所在。
“每当看到孩子们因为击中有效部位而欢呼,因为学会一个新动作而自豪,我们就知道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王钰微笑着说,“让孩子享受击剑的快乐,这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使命。”